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制造業企業要從自身發展的核心痛點出發,在合理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基礎上,沿著智能制造要素、智能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系統的發展方向,分階段且持續性的獲取智能制造要素,建立、完善、擴展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訂單獲取、產品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制造能力,最終形成完整、高效、科學的智能制造系統。
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對全球制造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新一代制造環境下,企業要怎么推進智能制造呢?
隨著產業變革和IT演進不斷加速,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保持加速發展態勢,新形勢下智能制造的發展主題,可以總結為三個關鍵詞:融合、衍生、變革。即,以技術融合為主題的提質增效、專業場景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推動制造向“智”造轉型;以服務衍生為主題的傳統生產制造的降本增效向高附加值服務化延伸;以模式變革為主題的商業模式、研發模式、生產模式、運營模式、決策模式的轉變。
認知: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
首先,智能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生產管理理念,涉及到生產管理流程的優化,涉及到員工素質提升、員工理念提升等方方面面,所以一定要提前規劃。
決策:一把手工程
第二,智能制造一定要得到企業老板的大力支持。因為智能制造不僅僅是對產品和過程的改造,而且會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勢必造成對員工已有的操作習慣、管理理念的沖擊。如果沒有老板的大力支持很難深入推進。
實施:整體規劃、分布實施
第三,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企業常常因為急功近利或進度達不到而改造失敗。
關鍵:減少非技術因素的干擾
第四,避免非技術的因素干擾。往往企業花費很大代價購買了相應的管理軟件,而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僅僅流于形式。只是依照軟件的需求錄入數據,處理數據,而系統中所蘊含的先進生產管理理念、流程的優化這些最為核心的部分卻沒有融入企業。智能制造遠遠不是簡單的用計算機代替人工的數據,它里面包含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比如豐田的精益生產理念。如果沒有流程、理念的改變,信息化改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建議:單點(項)突破
第五,中小企業可以進行單點突破。企業的智能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小企業的人力、財力有限,員工素質、管理理念也無法在短期內大幅度提升,所以從企業生產管理和產品智能化改造上尋找一個最急切的需求去做突破,既能避免步子邁太大基礎達不到的風險,也能讓所有人看到信息化建設的收益,激勵企業上下信心百倍去做智能制造。
目標: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預期收益
艾歐特智能制造,賦能制造企業轉型升級
智能制造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網絡協同制造服務、制造場景云端協同服務;依托工業智能平臺,提供自動檢測服務、高效設備運維服務,幫助企業打造新一代數字工廠,實現人、機、物三元融合,高效協同。
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將企業制造運營劃分為五個層級:
1、現場設備層主要是包含生產車間現場的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物流設備、輔助穿戴等工廠設備。
2、邊緣智能層提供邊緣智能服務,為企業提供設備接入、數據采集、仿真監控、時序分析及單點智能服務,實現面向機器設備運行優化的閉環管理。
3、運營管理層依托ERP套件以及智能制造運營管理系統,實現系統數據的信息共享、管理精細化智能化及生產運營決策優化的閉環管理。
4、商務協同層是指制造企業與供應商、客戶等企業外部之間的協同,依托電子采購云連接供應商和外協加工商,實現用戶交互與產品服務優化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閉環管理,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四大應用模式。
5、戰略決策層基于工業大數據提供戰略決策智慧化服務,能夠自主制定明智的決策,預見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艾歐特智能制造以打造智慧企業為目標,以產業互聯互通和大數據驅動為手段,幫助企業實現端到端的全價值鏈管理,在助力企業提升傳統生產要素運營效率的同時,挖掘數據、知識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用“AIOT+智能制造”為企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