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工業制造第一大國,正迎來了新一次產業變革時期,智能制造成為下一階段企業轉型的重要目標。在此背景下,工業互聯網成為開啟智能制造時代的開門磚,建設好工業互聯網,將為智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顧名思義即互聯網與工業進行融合,其本質是通過工業級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和融合起來,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從而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延長產業鏈,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并推動著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經濟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將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
如果說5G是新工業革命的鑰匙,那么工業互聯網就是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首先,工業互聯網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工業關鍵基礎設施,加快對其發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的發展,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其次,工業互聯網可從制造業進一步擴展成各產業領域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即優化產業鏈的管理,實現高效資源配置;再次,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利于促進網絡基礎設施升級,網絡應用從虛擬到實體,從生活到生產的跨越,極大拓展網絡經濟空間。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是什么關系呢?
當前,建設工業互聯網、實現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各主要工業國家紛紛投入到新工業革命的競爭當中。那么,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是什么關系呢?總的來說,智能制造是發展目標和方法,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目標可行的路徑。
目前,中國人口紅利已經開始逐漸消退。未來,勞動力將變成愈加稀缺的資源,昂貴的人力成本將改變我國整個工業、制造業等生態環境。而工業互聯網便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即使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情況下,工業互聯網依然可以保證制造成本與原來一致,甚至更低。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從表面論述看各有側重,一個側重于工業服務,一個側重于工業制造,但究其本質都是實現智能制造與智能服務,具體就是個性化定制及服務延伸化。
工業互聯網主要是由工業平臺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幫助企業上云,是實現智能制造的發展模式和現實的路徑。智能制造則是全球工業的終極目標,讓全球的工廠都可以實現智能自動化。
工業互聯網促進智能制造發展
近些年來,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動下,工業領域的需求在持續復蘇。這些下游產業的復蘇也將繼續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持續進行。
但在人們對于物質品質需求不斷提高、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及上游材料成本提升等多重因素下,企業的盈利難度較過去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這種現狀也在逼迫企業不斷向智能化靠攏。企業需要進行工業轉型,智能制造便是下一個工業制造的風口。而智能制造更是致力于實現整個制造業價值鏈的智能化,而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
網絡為工業系統互聯和工業數據交換的支撐基礎,數據為工業智能化的核心驅動,安全為網絡與數據在工業中應用的保障。但要注意的是,工業互聯網并不等同于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支撐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目標。
推動傳統型企業轉型
現階段,工業互聯網依然處在初級應用階段,多數為設備物聯加分析或者業務系統互聯加分析的組合。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化,可以在物聯和平臺全互通的基礎上實現復雜的分析和優化,從而不斷推動企業管理流程、組織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工業互聯網可以讓企業借助這個平臺,實現智能化生產,通過企業互聯實現網絡化協同,通過產品互聯實現服務延伸,并在精準對接的基礎上滿足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智能化的目標不只是單一機器或者單一的生產線進行智能化,而是整個生產流程的智能化,通過布置傳感器設備,以無線通信技術為支撐,搭建工業云平臺,從生產到管理實現全流程采集,形成閉環,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與應用。
由此,推動傳統制造型企業實現向生產服務型轉型。
未來,在向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優先轉換完畢的企業將可以獲得更多的優勢。智能化無人工廠在未來也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場景,而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化的結合將幫助企業更快向著這個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