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是物聯網領域常用的無線感知技術,在倉儲及資產管理領域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應用在行業的普及,RFID在智慧醫療領域也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醫療資產管理就是其中最重要案例。
傳統的醫療資產管理依賴紙質記錄,效率低下差錯率高,且容易出現緊急情況下無法迅速找到特殊醫療設備的問題。改革舊的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成了當前醫院面臨的刻不容緩的問題。在當前這種狀況下,改變原有的醫療資產管理方法刻不容緩。
基于RFID技術醫療資產管理系統優勢
1、非接觸式數據采集。RFID技術極大地增強了管理者對庫區醫療物品的信息收集、交換與跟蹤能力。管理者無需走到設備跟前,只需將粘有RFID標簽的文件或者設備在閱讀器前經過或點擊系統菜單,就可以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設備的具體名目、數量、摘要等信息,縮減了管理者的作業環節,提高了作業效率,從而有助于管理者實施庫存文件的動態化管理。
2、快速掃描,且一次性數據處理量大。RFID讀寫器可以同時從多個射頻標簽中快速讀取 包括貨位信息、文件或者設備內容摘要信息等多項相關數據信息。如一些讀寫器可以每秒讀取200個標簽的數據,這比傳統掃描方式要快超過100倍。
3、標簽信息容量大,使用壽命長,可重復使用。和傳統的條形碼、磁卡等數據存儲介質相比,RFID標簽可存儲的數據量大大增加,可達1K甚至更大的容量;標簽的內容可以反復被擦寫,而不會損害標簽的功能,從而可實現標簽的重復使用。
4、安全性高。標簽的數據存取具有密碼保護,識別碼獨一無二,無法仿造,這種高度安全性的保護措施使得標簽上的數據不易被偽造和篡改。
5、抗污染性能強和耐久性。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于條形碼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RFID卷標是將數據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損。
6、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RFID在讀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 RFID標簽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于不同文件管理。而對于設備管理具體抗金屬標簽,貼在金屬物質上面不受影響。
7、可重復使用?,F今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后就無法更改, RFID標簽則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8、具有穿透性。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在被覆蓋的情況下, 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并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形碼。
基于RFID技術醫療資產管理系統功能
實時定位
在軟件登陸后出現實時監控的定位畫面,通過圖標看到每個樓層相應設備位置。當選擇不同地圖觀看時,會出現該地圖上所有設備的在線情況,而不在該樓層的設備不會在該樓層顯示。當設備移動時,設備所代表的點會隨著設備的移動而移動,真正做到實時定位。
實時追蹤
當醫療設備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單純靠在圖上自己搜索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有可能出現下列狀況,當設備在移動狀態下,位置不停更換,有可能導致設備沒有找到。所以,無論設備所處位置是靜止還是移動的,實時追蹤可以很好的查詢到該設備的實時位置。
軌跡回放
當對某一個設備產生疑問時,可以通過軌跡回放查詢設備的運動軌跡。能夠清新的還原該設備某一時間段內所經過的地點,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依次顯示出來,做到一目了然。
報警信息
當特定未授權設備離開或進入某一未授權區域時,就會觸發報警信息。實時監看的人員客戶端就會有彈窗報警,該報警會顯示相應的設備、報警類型、報警時間、報警地點等信息。做到讓使用者一目了然的知道相應信息。
系統建設成效
醫療資產管理系統的使用,通過對醫療資產的位置數據采集、信號范圍內各類基礎參數采集,讓用戶準確掌握所有醫療資產狀況,杜絕不明資產;提高資源利用情況:設備的利用,設備分配;除此之外,大幅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把工作人員從繁瑣的盤點、抄錄數據等中解放出來,使寶貴的時間能夠投入到更有效的工作中;當該區域內有監控設備時,可以實時聯動,做到畫面實時傳輸,讓現場狀況更加清晰。